依循國際準則校正ESG策略
- 發佈日期:
在諸多ESG國際規範之中,如果要快速找出特定產業ESG的重點議題,在此首推SASB。
SASB全名為:永續會計準則委員會(Sustainability Accounting Standards Board),為2011年成立的國際組織。其目的在強化企業永續相關資訊「量化」的揭露方式,以便投資人更客觀地評價一家企業的ESG績效表現。目前SASB也是台灣上市櫃公司在編製永續報告書時,金管會所要求採用的準則之一。
SASB的五大框架包含:環境(Environment)、社會資本(Social Capital)、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商業模式與創新(Business Model & Innovation)、領導力與公司治理(Leadership & Governance)。在每一個大類別之下,又有三至七個不等的子類別,因此既可以簡單清晰的劃分ESG領域,又能夠在各領域找到更具體的細項議題,可說兼顧廣度與深度。
以「人力資本」為例,包含三個子類別:「勞動實踐(Labor Practices)」著重在企業是否符合各種國內外工作場所的法令規範,以及企業是否與勞工團體組織維持良好關係;「員工健康與安全(Employee Health & Safety)」旨在衡量企業如何透過有系統的規劃、訓練、稽核等機制,確保員工的健康與安全;「員工敬業度、多樣性和包容性(Employee Engagement, Diversity & Inclusion)」則是評價企業是否能創造一個友善、多元、包容的工作環境。
由於SASB在子類別提供實務運作的詳細指南,當企業要擬定策略、落地執行時,也有比較具體可行的方向來依循。
除此之外,SASB提供的「Materiality Finder(各產業的重大性議題搜尋器)」,協助企業查詢自身產業在眾多ESG議題中,應該優先關注的項目為何。筆者認為這也是負責企業ESG策略的經理人,用來做內外部環境檢視的絕佳工具。
以外部環境而言,藉由SASB框架了解國際經營環境中,同產業普遍面臨到的挑戰為何,以及從中能夠找到哪些重要案例作為學習榜樣或借鏡;以內部環境而言,客觀檢視這些議題(挑戰)是否真實存在現有組織中,進而擬定或修正ESG策略。
規範就像標準作業流程(SOP)一樣,它雖然並非唯一的標準答案,但是它提供專業經理人一個對外、對內,或者是對過去、對未來的比較基準,讓企業永續運作的管理得以動態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