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先待人 後帶人

 

近來職場霸凌議題延燒,不論是公部門或民營企業,企業主與管理階級似乎人人自危,領導者那種「一將功成萬骨枯」的崇高形象,瞬間淪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因智慧型手機普及,相較過去,蒐證影音的效果更快更好,提供強而有力的證據,更有助還原事實。一時之間,領導者平時耀武揚威的囂張氣焰頓時收斂不少。

「領導」原本應是帶領組織正向發展,創造整體價值的正面意義;如今,卻演變成上下怒目相向、彼此猜疑的負面攻防。而智慧型手機原本應是便利人際通信的存在,卻也演變成破壞人際互動的蒐證工具。因此,同樣的工具(人)目的(心態)不一樣最後的結果也大相逕庭

面對這種狀態,姑且不論遠大目標,光是對組織氛圍、士氣即造成嚴重影響,足以自毀長城,令人不勝唏噓。而過度擴權與錯誤的領導觀念則源自刻板的「威權」僵固思想

 

真誠領導的特質

不同於以上對下的領導舊制,美國哈佛商學院管理學教授威廉比爾喬治博士(William Bill George),於 2003 年出版《真誠領導》(Authentic Leadership)一書中主張「領導應是將心比心、帶人帶心」領導者的作為若能讓人信服員工自然也就心服口服心甘情願甚至死心塌地的自動自發。並針對這個論點列出「真誠領導」具備以下的特質:

 

一、自我覺察

自我覺察為體,自我調適為用。

領導者應該透過自我反省藉此檢視調整或改進,自身的所作所為,是否能夠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始終如一

 

關係透明

領導者應努力營造與維繫透明的組織,不操弄關係不製造寒蟬效應

體恤員工,並以休戚與共同舟共濟的心態建立互動互信的基礎

 

平衡資訊處理

尊重不同的聲音,包容多元「異」見

領導者應該廣納建言,去除偏見與偏聽惡習,避免造成組織負面影響,進而營造公平公正及公開的組織氛圍與環境

 

內化道德觀

以較高的道德標準對待自己

領導者應注意本身的品德修養待人接物皆要謹守分寸不偏不倚,以身作則成為員工之標竿

 

真誠領導相較於其他領導模式的差異在於:領導者對自我品格的要求與自律以平權思維面對組織層級關係

真誠領導認為「權力」應是激發員工「發揮潛能與所長」的後盾絕非是禁錮思想與言行的工具新世代領導者應著重自身修養與品格提升學會待人之後自然就能帶人

宋.朱熹《中庸集註》第13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意指領導者如何對待員工,員工將來也會用相同的方式「回報」你。

 

延伸閱讀

先待人 後帶人-1
先待人 後帶人-2

 

 

加入好友 2024 祖父母節:CPC 金夏樂齡-6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