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管必看的年度策略規劃
- 發佈日期:
今天是立春!恰逢新春開工之際,您完成「年度策略與檢討會議」了嗎?又或者,您就是那位剛在春節以前趕完員工考績,現正趕製新年度計畫報告的主管呢?作為經理人應如何制定一份既能推動業務成長、又能確保實現客戶價值的年度計畫呢?
許多主管在制定計畫時過度著重於填寫表格或製作簡報,反而忽略了最重要的「策略思考」過程。年度計畫不是文書作業,而是整個部門未來一年的行動指南,主管應投入至少 40% 的時間在策略思考和分析上。
成功的部門主管尤其注意績效與客戶價值的平衡,年度計畫除了考量營收目標,更需關注客戶指標,例如:續約率、滿意度等。建議將「客戶分層管理」納入計畫,針對不同規模和階段的客戶制定「差異化服務策略」。一份完整的年度計畫應包含 6 個關鍵步驟:回顧與分析、確認方向、設定目標、制定行動方案、資源評估以及建立追蹤機制。
第一步|回顧與分析
先瞭解現況!建立分析表格,將去年度的各項 KPI 整理出來,並標註達標與尚需改善的項目,幫助我們快速找到關鍵優化點。想像您正在看一份體檢報告,需仔細檢查每個指標:
1、客戶續約率好嗎?
2、流失率是否在可接受範圍?
3、客戶的使用狀況如何?
4、NPS(量測顧客忠誠度指標)分數是否達標?
第二步|確認方向
部門不是單打獨鬥的,年度計畫需配合公司整體策略。在制訂計畫之前先與主管和老闆聊一聊,瞭解公司來年的重點項目,確認共識,確保部門計畫方向是正確的:
1、衝刺總體營收 → 關注升級方案。
2、優化客戶體驗 → 關注提升滿意度。
3、擴大市占率 → 關注客戶推薦計畫。
第三步|設定目標
目標設定是許多新手主管覺得最具挑戰的部分,善用 SMART 原則,列出 3 — 5 個重要目標,再進行調整:
1、具體(Specific):將「提高續約率」更新為「續約率從 85% 提升到 90%」。
2、可衡量(Measurable):目標需量化,客戶數從150家提升到200家。
3、可達成(Achievable):設定具有挑戰性,仍循跡實際成長率的可達成目標。
4、相關性(Relevant):確保與公司整體策略相符。
5、時限(Time — bound):設定明確的完成期限。
第四步|制定行動方案
將目標變成具體計畫,進一步思考實務部分。建議將每個計畫都變成一個專案,指定負責人和時程,提高計畫完成度:
1、客戶分級服務實施:識別重點客戶 → 設計差異化服務方案 → 規劃定期連絡頻率等實際步驟。
2、工作流程優化:簡化重複性工作 → 導入自動化工具 → 改善客戶回饋流程等實際步驟。
第五步|資源評估
再好的計畫,若無資源支援僅是空談。主管需清楚部門成本,詳述需公司支援的預算及預計達成的規模。並在新年度開始之前超前部屬(建立專案),建議預留 10% — 15% 的彈性空間:
1、人力工時:計畫需投入多少人力與工時,何時招募、聘用?
2、預算規劃:包括培訓預算、系統投資、客戶活動費用等等。
3、工具更新:考慮是否升級系統或設備等。
第六步|建立追蹤機制
計畫趕不上變化,世界變化飛快,讓計畫保持彈性。定期檢視並適時調整,以月、季度為檢視頻率以評估公司和部門現況為參考。
年度計畫的價值不在於檔案的完美,而在於能否有效指引團隊朝向目標邁進;一份良好的年度計畫需能平衡客戶價值和業務成長。在執行過程中,保持計畫的彈性,能根據市場變化和客戶需求即時調整。同時,重視團隊參與感,確保每位成員都能理解並認同計畫目標,共同為此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