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數位」MES 轉型策略
- 發佈日期:
全球暖化與氣候變遷是這個世代最重大的挑戰,因應 2050 減碳全球目標,各國宣示碳中和,歐盟即將執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 俗稱碳關稅)」,臺灣也宣示 2050 淨零碳排的政策目標。
企業在碳減排方面的責任日益增大,透過MES(製造執行系統)推動「淨零數位—雙軸轉型」達成環境目標與生產效能,以下就相關模組提出具體步驟和策略提供參考:
途程模組
ꚰ流程改進:使用 MES 進行流程優化,減少能源浪費,提升生產效能。
ꚰ系統整合:建立數據整合管理平台,實時監控「從原料採購到產品交付」的每個環節。
ꚰ綠色材料:使用可再生材料和環保工藝,降低整體碳足跡。
ꚰ碳足跡追蹤:利用區塊鏈技術,確保數據的透明性與可追溯性,記錄碳排放數據。
ꚰ報告生成:自動化生成碳排放報告,以便內部評估和外部合規。
製造模組
ꚰ智能製造:整合物聯網(IoT)技術,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況,降低能耗。
ꚰ節能管理系統:導入能效管理系統,定期分析生產過程的能耗數據並提出改善建議。
ꚰ資源配置:分析設備與人力資源,確保最佳配置。
ꚰ靈活生產:設計可快速調整的生產流程,降低資源浪費。
ꚰ綠色生產技術:引入再生能源及高效設備,減少能源消耗。
ꚰ流程優化:透過數位化工具提升生產效能,降低廢棄物產生。
ꚰ綠色供應鏈:建立環保的供應鏈合作模式,選擇低碳供應商,將原料和產品的碳足跡透明化;整體供應鏈共同推廣碳減排,實踐資源共享與減排效果極大化。
備料模組
ꚰ物料需求計算:根據生產計畫自動生成物料需求。
ꚰ庫存監控:實時追蹤庫存狀態,避免存貨過剩。
ꚰ物料需求計算系統:集成生產計畫和實際使用數據,預估需求量。
ꚰ供應鏈整合平台:聯動供應商系統,自動發出補貨需求單。
工具設備模組
ꚰ智能設備:推廣智能感測器與自動化技術應用,實時監控能源使用。
ꚰ環保材料:研發及採用低碳或回收材料,減少原料需求造成的環境影響。
ꚰ維護管理:建立維護體系,延長設備使用壽命,降低資源浪費。
品管模組
ꚰ智能質量檢測:引入 AI 質量檢測系統,實時分析產品質量並即時反饋,減少不良品。
ꚰ異常預警:基於數據分析,自動預警質量異常。
ꚰ綠色品管標準:制定和執行環保質量標準,確保產品符合淨零減碳要求。
ꚰ回饋機制:建立客戶和市場的反饋機制,即時調整品管流程。
ꚰ持續改進:引入持續改進機制,定期評估和更新品管流程以達成減碳目標。
文件管理模組
ꚰ數位化文件管理:集中管理所有生產相關文件,實現文件版本之控制。
ꚰ權限管理:根據角色設定訪問權限,保障資訊安全。
ꚰ雲端文檔管理系統:實現即時更新和文件檢索。
ꚰ自動提醒系統:在文件更新或過期時自動通知相關人員。
人員職能模組
ꚰ角色與責任清晰化:定義每個部門和職位在減碳和 e 化過程中的具體職責。
ꚰ技能評估平台:對員工職能進行評估,根據工作需求調整培訓計劃。
ꚰ培訓與發展:定期進行相關職能、環保意識、數位工具應用之培訓課程,提升員工能力並自動跟蹤員工培訓進度與效果。
ꚰ學習管理系統(LMS):提供線上課程和測評工具。
ꚰ績效考核:根據減碳和 e 化成果設置績效目標,激勵員工參與及貢獻。
戰情即時電子看板
ꚰ數據可視化平台:整合來自各模組之數據,展示生產狀況、質量指標和資源使用情況,實時更新看板內容。
ꚰ互動式界面:允許用戶根據管理腳色自選看板,快速獲取所需信息。
ꚰ警報系統:異常情況下即時發送警報。
ꚰ能耗和排放實時監控:利用 MES 系統收集生產過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數據,進行實時監控顯示。
ꚰ決策支持系統:基於數據分析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幫助管理階層做出更具可持續性的決策。
ꚰ數據分析:透過數據分析工具,識別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並制定針對性的減排措施。
企業應設立明確的減碳 KPI,定期評估與調整策略,對外發布碳減排報告,增強企業的社會責任形象與透明度。優化 MES 模組將有助企業實現「淨零數位—雙軸轉型」提高生產效能、降低能源消耗,實現經濟與環境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