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樣!都一樣!溫盤 𝟓 原則
- 發佈日期:
自工業革命後,生態鏈逐漸改變,連帶影響氣候變遷等全球性嚴峻挑戰。
20 世紀初,能源主要來自煤礦,陸續出現石化燃油、天然氣、核能、氫能等,我們因此創造高端科技與無數新發明,推展人類文明與歷史演進。21 世紀也因上述能源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引發全球暖化和一連串極端現象,這些「發炎反應」正是地球的無聲呼救,地球發燒嚴重影響生存環境。為達減碳目標,發展「再生能源」是刻不容緩的當代課題。
二氧化碳排放量較高的已發展國家: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俄國等,而發展中國家之二氧化碳排放量亦逐年上升。全球均溫比工業化前上升了 1.11℃ 以上,為降低地球因暖化衍生更多複雜且不可預知的災難,我們急需實施「全球性」的減碳行動,戮力減緩二氧化碳(溫室氣體)排放。
榮獲 112 年度金書獎
《零碳實踐革命》
厚植全球競爭力 ╳ 再造企業永續經營
環境部與金管會等主管機構研擬規範:上市上櫃企業需完成「組織溫室氣體盤查」,尤其每年「直接溫室氣體」或「直接+間接溫室氣體」排放量達 2.5 萬公噸之企業,需先完成組織溫室氣體盤查以作為減量依據。上市上櫃企業「組織溫室氣體盤查」分二階段完成,最晚需於 2029 年完成溫盤作業。
另外,千萬別認為中小企業對於環境的衝擊不比工業嚴重而忽視之!依據經濟部「2024 中小企業白皮書」相關統計數據,臺灣中小企業於 2023 年突破 163.4 萬家佔全體企業 98.9%,就業人口 913.7 萬人佔全國勞動人口近八成,銷售金額超過新臺幣 28 兆元佔整體銷售額逾五成。高佔比的組織溫室氣體排放總量不容小覷。
考量產業類型多元,特殊情況將進行個案探討,但溫盤原則是不會改變的。依據 ISO14064-1:2018,施行溫盤應依照 MRV 原則(可測量、可被驗證、可被報告),查證過程需保持中立,將每個盤查項目清楚溝通並確實檢視。因此,透過「相關性、完整性、一致性、透明度、精確度」使查證結果能被接受,且符合「合理保證」之等級:
一、相關性
進行盤查之前,受盤查單位及輔導顧問應先溝通「相關性」,釐清盤查之邊界,將「每個」相關項目都清楚條列,避免盤查過程中突然需納入新項目而延長作業時間。
二、完整性
查證團隊對於完整性相當重視。受盤查單位提交的溫盤報告書是否納入「所有」溫室氣體排放項目,盤查過程中也會不斷確認受盤查單位各製程、排放源是否完整納入。
三、一致性
查證團隊會對溫室氣體相關資訊進行有意義的比較。查證過程的前後資料是否擁有一致性是重點,如果比較和計算過程中出現不一致的情形,就需協助受盤查單位重新審視所有查證環節。
四、透明度
依照受盤查單位提供的「盤查目的」逐一檢視,是否完整的揭露溫室氣體相關資訊並符合使用者預期,做出合理可信的查證報告。
五、精準度
為盡量減少偏差與不確定性,查證團隊將反覆確認盤查的活動數據、排放係數、GWP 值等。避免影響最終的溫室氣體排放總量與查證報告,主導查驗員對精準度之要求將更為謹慎。
不管是受盤查單位自行盤查,或是由查證團隊進行專業查證,都需反覆利用以上五點來確保最後的溫室氣體報告書內容達到「最正確」的情形。
💡 大家都在看【熱門主題】(點選🔗進行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並自主開發【🔗雲端溫室氣體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