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五管」三要素:人、事、時

 

企業經營管理繁瑣,妥善分類方能有效管理。

西方管理科學列有五管:生產管理行銷管理人力資源管理資訊管理以及財務管理「五管」本質是以功能作區分,將管理要素分類,以便進行科學化管理,再者,才有效能效率之論。

然而,長期著重功能區分則容易過度簡化管理工作,忽略經營核心在「人」;如若過度簡化,想追求「理想的管理成果」將如同緣木求魚,再好的制度與策略終將淪為「英雄無用武之地」的窘境。

因此,省思管理工作,將上述「五管」融合時間與空間的概念,。簡言之,「五管」衍自:人、事、時三個要素,而三者之間該如何拿捏?著實考驗管理者的智慧。

 

1️⃣ 待人不慍不怒

「打得愈用力,皮球彈得愈高。」觀察小孩玩皮球,若能控制拍球的力道與節奏,則皮球穩定度相對較高。再以軍隊為例,恩威並施才能凝聚向心力,也能有效蓄積打勝仗的戰備能力。

 

2️⃣ 待事不偏不倚

「某人挑食,三餐只吃肉,久而久之身體會不會出狀況呢?」管理如同三餐飲食需要均衡;以業務管理為例,避免過度的集權管理,尤其是業務獲利依賴單一來源時。

「設定主力商品和市場上限來分散風險」以金融危機為例,起源往往是過度依賴單一產品或市場,貪圖近利,而忽略日益高升的集權管理風險。

 

3️⃣ 待時不急不徐

「來得早,不如來得巧。」時機未成熟則不易成事,時機成熟卻又稍縱即逝。因此,掌控輕重緩急的「時機」顯得格外重要,看準時機才能順勢開創新局。

過度檢視損失,就容易忽略獲利創新高的契機,在面對外部環境造成的虧損時,更該提升逆勢反轉的觀察力,著重於尋找克服外部挑戰的突破點。

以臺灣超市龍頭 — 全聯福利中心(前身為軍公教福利中心)為例,當面對營利逐年銳減的情況,除了止損以外,更著眼觀察市場變化,緩緩圖之,因而把握了現代化超市之轉型契機,適時切入市場,有效的凝聚組織共識與向心力,最終成功崛起,開創新局並拓展新客群。

 

在求新求變的過程中,形塑自身獨特的組織文化與經營模式,有效搶佔市場份額。企業經管需要運用許多相關知識與技巧,切記組織核心是「人」;因此,新世代管理者在執行開篇所述「五管」時應掌握三要素事、時的關聯性與重要性

 

 延伸閱讀 

「五管」三要素:人、事、時-1
「五管」三要素:人、事、時-2
「五管」三要素:人、事、時-3
「五管」三要素:人、事、時-4

 

加入好友 2024 祖父母節:CPC 金夏樂齡-6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