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杯」循環經濟
- 發佈日期:
全球掀起減塑風潮,2022 年《全球塑膠公約》正式通過,計畫從生產到廢棄全面控管塑膠污染。
從前「用完即丟」的線性經濟導致資源耗竭,讓環境危機加劇,而循環經濟則強調「重複使用、零浪費」成為當今永續發展的重要趨勢。
臺灣手搖飲文化盛行,據統計 2016 年全臺一次性飲料杯用量達 16 億個,預計 2024 年將突破 20 億個!為了減少塑膠垃圾,環境部自 2022 年起推動限塑政策,包括購買飲料自備杯折扣 5 元,成功讓自備杯使用率提升至 15%。此外,同年推出「循環杯服務指引」,要求便利商店 5% 門市提供租借循環杯服務,讓消費者多了一種環保選擇。
所謂循環杯,即消費者可租借、可重複使用的杯子,飲用後於特定門市歸還,專業廠商負責清洗消毒,達到減少一次性塑膠垃圾的目標。目前麥當勞、肯德基、統一超商、星巴克、全家等多家連鎖品牌已導入循環杯,但不同業者的租借方式有所不同,例如:下載專屬 App 或透過 Line 帳號租借,使用期限與押金制度亦不盡相同。
不過,循環杯普及仍面臨挑戰,最大問題就是歸還點不足,許多消費者因歸還不便而卻步。若能增加便利商店、速食店等歸還點,甚至在捷運站設置自助歸還機,將大幅提升使用意願。目前全臺約 833 家門市提供循環杯服務,分布於 16 個縣市,未來仍需更多業者與政府支持,才能進一步擴展循環杯系統。
過去數十年,免洗杯成為速食與飲料業者的標配,卻造成驚人的塑膠污染。如今,循環杯提供了更環保的替代方案,但要讓這項制度真正落地,仍仰賴企業、政府與消費者共同推動。期待未來所有餐飲品牌能全面淘汰免洗杯,以自備環保杯、循環杯或內用杯取代,讓減塑成為全民運動!
【行銷快報 × 三月檔期活動】2025 π & Sleep Day「成功」睡就對了!?
🆕 熱門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並自主開發【🔗雲端溫室氣體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
面對「AI 與數位轉型」之雙重衝擊,CPC 今(114)年度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成立數轉培力機構,並提供最高新臺幣 10 萬元的【🔗數轉培力補助金】手刀申請資格審核。
🆕 精選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知識快遞 × myMKC】、【🔗知識快遞 × 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