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對方向」才能跑贏時代
- 發佈日期:
《紐約時報》日前刊登「強大的人工智慧來襲,我們還沒準備好!」;OpenAI - 山姆・奧特曼執行長也宣稱「已掌握通用人工智慧(AGI)的發展路徑」引發全球關注。
不少人因此感到焦慮「 5 年後,我的公司還存在嗎?」然而,這類恐慌並非首次出現。1910 年製造商埋頭於馬車結構強化設計,卻沒意識到汽車時代來臨;1980 年打字機被電腦取代,同時誕生了數位出版、軟體工程、電子商務等全新職業;1995 年《新聞週刊》預測,網際網路將摧毀實體零售通路,實則衍生出虛實整合的獲利新商模。
每一次技術革命,只會淘汰那些沒有跟上的人;許多人在問「AI 將取代哪些職業?」但真正該問「AI 將帶來哪些轉機?」。麥肯錫最新報告指出,成功導入 AI 的企業,讓經理人從資源管理者晉升為「人機協作設計師」,專案交付速度快上 4 倍,員工創造力提升 57% 。紐約某 SONY 高管也表示,如今運用 AI 工具搭配 5 人協作小隊,就能達成過往 200 人動畫團隊的產能。AI 不只重塑了企業管理模式,更是人人必須正視的生存課題。
過去,工業革命讓企業組織變得強大;如今 AI 問世,它並非要取代人類,實則為那些擁抱科技、善用工具的人加分,讓個人與中小企業擁有與「大鯨魚」抗衡的籌碼。
未來,善用 AI 工具,人人都能完成品牌經營、行銷、客服與產品設計,不再依賴龐雜組織與巨額金援。即將迎來一個自由工作者與微型創業者的黃金年代;在這場變革中,專業人士的價值不再只取決於一、二項特殊技能,而是三大競爭力綜合構面:
✦ 可自動化指數:能被 AI 取代的工作內容,例如:例行性文書處理、基礎審計等。
✦ 創意槓桿率:善用 AI 工具放大產出並創造價值,例如:數據分析、內容創作、科技研發等。
✦ 人際連結值:仰賴高度人際互動與信任關係的工作,例如:顧問、心理師、談判專家、八大行業等。
「方向對了,努力才有價值!」在 AI 時代,努力本身並沒有被否定,關鍵在於努力的方向。
並非是你不夠認真,而是有些工作正在被 AI 取代;投入再多時間卻難以創造對等價值,與其花力氣堅守逐漸失去價值的任務,不如利用時間索求無可取代的意義。例如:GPT — 4 讓基礎程式設計變得廉價,反而讓「提示詞工程師(Prompt Engineer)」意外成為時薪 300 美元的「薪」貴職業。
與 AI 共生共創,選對方向、善用科技、精準轉型,才能成為時代的贏家,現在就開始擁抱改變與創新吧!
🆕 熱門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並自主開發【🔗雲端溫室氣體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
面對「AI 與數位轉型」之雙重衝擊,CPC 今(114)年度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成立數轉培力機構,並提供最高新臺幣 10 萬元的【🔗數轉培力補助金】手刀申請資格審核。
🆕 精選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知識快遞 × myMKC】、【🔗知識快遞 × 更多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