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馭 AI 免驚被取代!
- 發佈日期:
自從 OpenAI 於 2022 年 12 月推出 AI 聊天機器人 ChatGPT,生成式 AI 應用成為企業顯學!
從工作中的文書應用、文獻蒐集、數據分析、影音製作、程式設計等領域,再到客服、財務、行政、行銷、業務、資訊等部門,皆能透過生成式 AI 提升工作效能。乃至生活瑣事,例如:旅遊行程安排、文學創作、音樂編曲等,皆能透過 AI 工具讓您搖身一變「時間管理大師」。
生成式 AI 席捲全球
AI 正在重塑企業生態,伴隨少子化影響,未來人人皆需具備 AI 素養,如同 Office 軟體一樣,成為職場必備技能,也是企業提升競爭力的關鍵點。
根據微軟 2024 年統計,75% 員工已在工作中使用 AI;AIPRM 調查分析顯示,主要使用 AI 工具的產業別:行銷與廣告業近 4 成,其次為科技業、顧問業、教育業、會計業等。
104 人力銀行 2024 年統計,臺灣 AI 工作 2024 年 5 月為 2.9 萬,相較 2020 年 1.9 萬明顯成長 。同時,財團法人人工智慧科技基金會(AIF)2024 年 4 月公布「2023 臺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已有 54.2% 企業內部開始導入公司營運流程或個人、部門內使用。
OpenAI 引領風潮至今,生成式 AI 應用領域已是百家爭鳴狀態;在大型語言模型部分,微軟於 2023 年推出 Copilot,並結合 Microsoft 365(例如:Word、Excel、PowerPoint 等應用程式)協助辦公人員提升工作效能。Google 同年也推出 Gemini,結合搜尋引擎、文字辨識、圖片生成等技術,並持續更新改版。各國團隊也相繼推出 Grok、DeepSeek 等大型 AI 模型,針對不同需求,各自發展出處理強項。
生成式 AI 職場三類應用
除了大型綜合類的聊天機器人,也延伸出諸多生成式 AI 應用工具。以下是筆者實際試用的心得分享,分為文書應用、視覺化工具、簡報製作相關生成式 AI 工具。
一、文書應用
逐字稿與報告撰寫、文章重點摘要、學術研究搜尋等,除了大家熟悉的 ChatGPT、Copilot、Gemini 等大型聊天機器人外,分享其他好用工具。
- Perplexity
被譽為黃仁勳最愛用的 AI 工具,在多項基準測試中表現優異,甚至超越 Google Gemini 等模型,即時連網整合多方資訊,強調真實性,生成內文附資料來源、搜尋相關圖表並標明出處,適用於學術研究、事實查核、資訊檢索等。
- Notebook LM
Google 旗下的 AI 筆記工具 NotebookLM,搭載 Gemini 模型,專為整理與分析大量文件資料而設計,支援多種格式,例如:PDF、Google 文件、簡報和 YouTube 影片等,它不僅能自動提取關鍵資訊,還能根據使用者的提問提供精確回應,幫助提升資訊處理效率,讓知識管理更高效便捷。
適用於錄音檔逐字稿撰寫、文章重點彙整等,同時,「Audio Overview」功能可將文件轉換為音訊內容,透過 AI 主持人對話,解析文件重點並提供生動講解(現已支援中文版)。
- Notion
若您時常撰寫會議紀錄,Notion AI 絕對是最佳助手,自動增刪內容、總結重點、改善修辭與用詞,並提供語法與風格建議,除了應用在會議紀錄上,也能提供報告撰寫、筆記整理等作業之協助,讓使用者專注於核心思考,而非繁瑣的文字處理。
二、視覺化工具
圖勝於表、表勝於文字!除了文案撰寫,生成式 AI 工具亦能協助將文字轉換成視覺化圖表,以下針對 Felo AI、Napkin.AI 進行介紹。
- Felo AI
Felo AI 是由日本新創公司開發的 AI 搜尋引擎,除了能透過自然語言解答用戶問題,還能將搜尋結果自動轉換為結構化心智圖。此外,Felo 還提供生成簡報、海報等多種格式的功能,提升資訊呈現的多樣性。
- Napkin.AI
Napkin.AI 是一款專為筆記與概念轉換為思維可視化的 AI 工具,只要輸入想法,便能自動建立關聯圖,適合應用於整理靈感、策略規劃及簡報製作。它強調簡單易用,大部分功能皆免費,圖像類型多元,能自動分類、語義分析,讓文案內容富有結構性。
三、簡報製作
透過生程式 AI 工具製作簡報,幫您縮短搜尋資料的時間,還能協助重點歸納、圖文排版、TA 訴求,以下針對簡報工具 Gamma、Decktopus 進行分享。
- Gamma
Gamma 應是目前最受歡迎的簡報 AI 工具,可透過輸入文章內容、關鍵字搜尋、網站/檔案,由 AI 自動產生設計完善、可編輯的互動式投影片。
介面友善、操作容易,不過,相較於其他簡報 AI 工具,Gamma 設計自由度較低,無法任意調整簡報樣式,對簡報新手來說,好操作且能維持一定程度的美感,但對於時常應用簡報設計的工作者而言,可能感到不夠彈性。
- Decktopus
根據輸入的主題關鍵字、網站或檔案自動生成專業簡報,其優勢為設計排版多元、內建多種範本,使用者可快速調整樣式。
重點還能自動分析受眾,向您確認使用場景,讓您的簡報更符合實際需求;同時,當簡報生成時也提供講者口白稿,為使用者省下報告前置時間,專心於語氣與節奏之實際演練。
生成式 AI 發展趨勢
生成式 AI 工具百百款,除了上述分享的應用領域外,像是圖像生成、影片或動畫製作、音樂編曲、學習教育、程式設計等,皆有其對應的 AI 工具。
但在運用 AI 工具時,應提升自身資安風險意識!熟悉 AI 技術的運作基理,更需明確了解公司內部機密資料(例如:合約翻譯、技術文件等)不得透過 AI 處理,以確保資訊安全與企業機密不受威脅。
據專家分析,未來高達 90% 職場員工皆需具備 AI 素養。隨著 AI 技術的逐漸成熟,PwC 發布《2024 全球 AI 職缺動態調查報告》AI 造成的影響不限於專業領域,某些易被 AI 取代的工作內容(例如:客服、軟體工程師和行政人員等)受到較大衝擊,但報告卻也顯示這類工作的勞動力需求仍快速增長;這說明 AI 並非取代人力,而是推動工作型態轉型。
因此,我們應在合理合法的範圍內,學會靈活運用各種 AI 工具,將其轉化為提升自我價值的助力。透過 AI 減少庶務與試錯時間,更專注於創意發想與策略思維,提升工作效能。善用空出的時間持續精進,與其擔心被 AI 取代,不如成為能駕馭它的人。
延伸閱讀|年度趨勢新書
延伸學習|必修優質課程
- 敏捷管理實戰班
🔍114/7/17(四);🔍114/10/30(四) - 深入淺出專案管理之敏捷式開發 Scrum
🔍114/8/21(四);🔍114/10/23(四);🔍115/1/28(三)
🆕 每周精選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知識快遞 × myMKC】、【🔗知識快遞 × 更多知識】
🆕 中心熱門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並自主開發【🔗雲端溫室氣體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
面對「AI 與數位轉型」之雙重衝擊,CPC 今(114)年度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成立數轉培力機構,並提供最高新臺幣 10 萬元的【🔗數轉培力補助金】手刀申請資格審核。
~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