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臺版 𝘾𝘽𝘼𝙈 元年:倒數計時

 

臺版 CBAM 元年:倒數計時

歐盟、英國、美國陸續推進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CBAM)

歐盟CBAM 2026 年正式計費、2027 年開始繳納憑證
英國規劃 2027 年起計費、2028 年繳稅
美國提出《外國汙染費用法案
(FPFA)》針對 8 大高碳產業進口徵費

環境部正在規劃「臺版 CBAM」研議產品碳排與試申報制度,預計 2026 年完成法規啟動「試申報」並於 2027 年第 1 季展開首波申報名符其實邁入 CBAM 元年。綜觀國際,各項制度上路,持續擴大影響範圍;下游產品、電力排放計算、反規避措施等皆在調整,臺灣出口產業自然無法置身事外。

 

臺版 CBAM 試申報制度規劃與時程(資料來源:環境部)

申報對象9月底前訂定

  • 產品項目的進口商進口應申報。
  • 國內生產應申報項目的製造商。

申報產品10月底前確認

  • 優先納管排放量大業別,例如:鋼鐵、水泥。
  • 分階段納管,首批為水泥 6 產品。

計算方式11月底前訂定

  • 參考歐盟 CBAM 計算方式,簡化計算。

申報方式12月底前訂定

  • 訂定試申報程序、期程。
  • 建立試申報樣板與編撰指引。

 

臺版 CBAM 制度:平衡點

環境部正與鋼鐵、水泥公會及進口業者研議試申報細節,包括:申報產品、碳排放預設值、計算邊界。而各界關切的「國內碳費與 CBAM 是否重複」議題,環境部明確表態,不會讓臺灣企業同時承擔雙重負擔並積極與歐盟討論碳價扣抵比例

 

未來出口風險與轉型契機

歐盟預計擴大涵蓋鋼鐵、鋁等下游產品,美國草案更點名玻璃、氫能、電池原料等。這意味著,臺灣鋼鐵、鋁、玻璃等出口產業將面臨更嚴格的檢驗。CBAM 不只是合規壓力,更是推動產業減碳提升競爭力的加速器

 

臺版 𝘾𝘽𝘼𝙈 元年:倒數計時-1

 

前往書城 ╳ 解鎖更多經管知識

 


 

🆕 每周精選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知識快遞 × myMKC】【🔗知識快遞 × 更多知識】

🆕 中心熱門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自主開發🔗溫室氣體盤查雲端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

臺版 𝘾𝘽𝘼𝙈 元年:倒數計時-2

面對「AI 與數位轉型」之雙重衝擊,CPC 今(114)年度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成立數轉培力機構,並提供最高新臺幣 10 萬元的【🔗數轉培力補助金】手刀申請資格審核。

 

臺版 𝘾𝘽𝘼𝙈 元年:倒數計時-3 臺版 𝘾𝘽𝘼𝙈 元年:倒數計時-4
~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