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𝙎𝙏𝙀𝙀𝙋 互動分析法

 

筆者在推動中小企業數位轉型的過程中,經常聽到:「我們想轉型,但不知道從哪開始」、「導入系統花錢又花時間,結果員工都用不慣」、「政府補助很有限」等;這些聲音的背後,反映出中小企業對數位轉型的認知仍停留在技術或工具層面,尚未看見更深層的結構性挑戰。

此時「STEEP 互動分析法」成為關鍵工具,此法拆解問題並看見問題如何彼此交織進而找到有效的策略解方。本文將介紹 STEEP 基礎,帶您看見未來的可能路徑。

 

一、STEEP 是什麼?

STEEP 是五個英文單字的縮寫,這五個面向並非各自為政而是彼此影響互為因果

S(Social)社會因素
人們的態度、價值觀、教育程度與文化氛圍等。

T(Technological)科技因素
技術成熟度、創新能力與技術採用門檻等。

E(Economic)經濟因素
資金可得性、投資回報、產業競爭力與勞動成本等。

E(Environmental)環境因素
資源利用、碳排放壓力與ESG 要求等。

P(Political)政治因素
政策法規、政府補助、產業誘因與勞工保障等。

 

二、現況

臺灣中小企業超過 150 萬家,占整體企業數的 97.7% 。但在數位轉型過程中大多企業面臨共通瓶頸(例如:資源不足心態抗拒資訊不對等投資風險高等),這些挑戰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結構性問題。

觀察臺灣製造業(電子零組件、金屬加工、塑膠模具與機械設備等),雖然有部分已邁入工業 4.0 ,導入智慧機械與 AI 品檢系統,但大多企業仍停留在人工作業和紙本管理的階段。

 

三、挑戰

轉型不只是買軟體或導入各種系統而是一場橫跨價值觀資金政策與制度的全面變革。臺灣製造業常見挑戰:缺乏資金與 IT 人才、生產流程難以標準化、員工對機器化流程存有疑慮、不清楚數據搜集的目的與效益、ESG 合規要求日增卻無從應對等。思考以下各面向進行盤點:

S|社會面向
老闆與員工的數位素養是否足夠?是否存在「我用紙本也很好」的心態?

T|科技面向
考量市場上有哪些可負擔的 AI 工具?工具導入是否需要複雜開發?

E|經濟面向
綜合評估公司是否有資金餘裕投入轉型?政府補助是否具時效性與可操作性?

E|環境面向
是否有 ESG 或供應鏈壓力?要求企業進行碳盤查、數據透明化?

P|政治面向
政府是否提供整合轉型方案?法規是否有助於採購數位系統?

 

四、透過 STEEP 看未來

臺灣中小企業轉型的關鍵,關乎系統性思維。STEEP 不是魔法而是提供一個觀察世界的清晰鏡頭

透過它,我們可以跳脫「買系統就等同成功轉型」的認知,藉此學習「綜合各面向因素、分析問題本質」才能真正根除轉型挑戰

成功數轉的企業,往往不是靠單一補助、一套系統,而是靠跨領域協作、深度陪跑與互動分析。我們不再只是導入系統和工具而是導入美好的未來

 

𝙎𝙏𝙀𝙀𝙋 互動分析法-1

 

前往書城 ╳ 解鎖更多經管知識

 


 

🆕 每周精選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知識快遞 × myMKC】【🔗知識快遞 × 更多知識】

🆕 中心熱門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自主開發🔗溫室氣體盤查雲端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

𝙎𝙏𝙀𝙀𝙋 互動分析法-2

面對「AI 與數位轉型」之雙重衝擊,CPC 今(114)年度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成立數轉培力機構,並提供最高新臺幣 10 萬元的【🔗數轉培力補助金】手刀申請資格審核。

 

𝙎𝙏𝙀𝙀𝙋 互動分析法-3 𝙎𝙏𝙀𝙀𝙋 互動分析法-4
~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