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筆記:生活儀式感與目標實踐
- 發佈日期:
在生活節奏日益加快的今日,正念(Mindfulness)成為許多人用來穩定心情、提高專注力的有效工具。
而「正念筆記」正是一種簡單易行的方法,幫助我們整理思緒、緩解壓力,甚至提升自我覺察的能力。本文將介紹如何進行正念筆記,並探索一些能讓筆記過程更具結構性和實用性的技巧。
一、什麼是「正念筆記」?
正念筆記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日記,也不是用來紀錄日常待辦事項的工具。
它的核心目的是通過文字,幫助我們專注於當下的感受和思緒,觀察自己的內在世界,而不是對自己進行評判。
透過書寫方式與過程,讓我們能夠從忙碌的生活中暫時抽離,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並以一種平和的心態,重新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二、準備與環境
在正念筆記開始前,為自己創造一個安靜、放鬆的環境非常重要。可以找一個無干擾的地方,準備好紙筆或一個適合的數位工具,並關閉手機通知。
每日選擇一段固定時間,例如:早晨起床後、晚上睡前,給自己 5 到 10 分鐘的專屬時間。這段時間不需要很長,重點是能專注於自己的感受,通過書寫和內心世界對話。
三、如何進行?
步驟 1|深呼吸,進入狀態
開始書寫前,花一分鐘進行深呼吸,深呼吸有助於穩定情緒,使你能更專注於當下的感覺。讓專注力回歸本體,將自己從外界的紛擾中抽離。
步驟 2|描述當下的感受
提筆後,首先寫下此時此刻的感受。可以是心理層面的情緒,也可以是生理的感覺;不需要長篇大論,只需簡單記錄當下的心情和身體反應即可。
- 此刻感覺有點疲憊,但內心還算平靜。
- 坐在窗邊,陽光照在手上,感覺溫暖而舒適。
步驟 3|注意身體訊號
接著,將注意力轉向身體的感覺。這些細小的觀察能讓你更深入的連結自己的身體與當下環境,進一步放下心中的壓力。
- 感受呼吸的節奏。
- 肩膀緊繃或放鬆?
- 握筆的力度或紙張的觸感。
步驟 4|探索情緒與思緒
如果心中有一些想法和情緒湧現,不妨把它們都寫下來。不需要對自己的答案作出評判,單純將它們記錄下來,讓腦中的雜念能夠以文字的形式釋放出來。
- 此刻在想些什麼?
- 感受到哪些情緒?它們從何而來?
四、「清空大腦」筆記法
如果感覺壓力較大,腦中塞滿了待辦事項和瑣碎念頭,快嘗試「清空大腦」,釋放腦中噪音,重拾思緒清晰。這種方法的核心在於「靜下心」將腦海中浮現的所有事項都書寫下來。
可以是工作任務、日常提醒,甚至是不成熟的靈感,目的在於釋放大腦的負擔,幫助自己從雜訊中理清思路,更專注於接下來的行動。
- 找一個安靜的位置坐下,設定 5 至 10 分鐘的時間,開始寫下腦中的每一個念頭。
- 例如「明天開會需要準備的資料」、「下班後記得買牛奶」、「一個有趣點子」。
- 深呼吸幾次,彷彿這些被記錄下來的內容已從腦海中提取出來,感受大腦的空蕩與放鬆。
- 最後,像拼圖或積木遊戲,重新專注於你想處理的順序,進行排程重組。
五、將大型計畫拆解成小任務
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更具結構性的執行方案來實踐目標。
當面對一個龐大的計畫時,與其一次性將它完成,不如試著把目標拆解成一連串可行的小任務,逐步突破。就像遊戲闖關一樣,每次完成一小步,都能為自己解鎖一份成就,從每次小勝利中累積信心與經驗,並逐漸朝著整體目標邁進。
- 首先,定義終極目標。例如:完成一篇長文、籌劃一場活動或學會一門新技能。
- 接著,把這個大目標拆解成具體的小任務,例如:找到三個相關資料、完成第一段落的草稿、修正最後一段的結構。
- 設定每個小任務的完成時間,並在完成後記錄進度。
- 每當小任務完成時,透過正念筆記書寫你的感受,進一步提升你的信心和動力。
六、讓「正念筆記」成為習慣
讓正念筆記成為你生活的儀式感,偶爾「回顧過去」看見自己的進步,並從中發現新的啟發。
透過持續練習發揮最大效果,「正念筆記」也不例外。無論是進行清空大腦的筆記法,還是藉由小任務完成大計畫,讓書寫成為日常的一部分,保持心靈的穩定和效能。
通過穩定的練習,逐漸感受到正念筆記帶來的心境轉變。它不僅是一種書寫技巧,更是一種面對生活挑戰的心態,幫助你在忙碌中找回寧靜,在目標中持續前進。
🆕 每周精選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知識快遞 × myMKC】、【🔗知識快遞 × 更多知識】
🆕 中心熱門主題(點選🔗前往閱覽)
倡議國際「淨零碳排與 AI 發展」之雙軸轉型趨勢,CPC 晉升 TAF 認證【🔗溫室氣體查證機構】並自主開發【🔗溫室氣體盤查雲端填報系統(GHG-CCS)】,為臺灣企業提供溫室氣體盤查報告之查驗證服務;創立 【🔗ESG 永續專區】實踐永續發展藍圖、創辦【🔗永續發展學院】培育企業綠領人才,全方位打造永續資源配置。
面對「AI 與數位轉型」之雙重衝擊,CPC 今(114)年度攜手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和經濟部商業發展署,成立數轉培力機構,並提供最高新臺幣 10 萬元的【🔗數轉培力補助金】手刀申請資格審核。
~ 加入 LINE 官方帳號|FB 粉專按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