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1
本書以製造業為對象,從CIM觀點出發,討論引進工業4.0和IoT技術、如何進行「製造的宏觀設計」,以整合現有的製造資源、產品與製程設計、大數據等,突破障礙與限制,建立能夠快速反應市場需求、精準生產、減少浪費、跨領域合作之製造,實現具有競爭力的生產管理,為顧客提供價值。企業存活終究需靠營收與獲利,最後探討如何活用工業4.0和IoT技術使企業優化,甚至驅動企業轉型以增加營收,並採用一些日本知名企業當案例來說明工業4.0的4大關鍵字與增加營收的5種創新商業模式,讓讀者可以透過實例來得到印證。
2021/01/31
「活化地方經濟」很困難嗎? 整體來看是困難的。之所以困難,本書歸納了眾多面向;但可以肯定,絕對不是不可能。 中小企業也好,自治體也好,同樣都受到少子高齡化與全球化浪潮的擺布。在這樣的背景下,該怎麼找出自身的優勢,不僅限於日本,而廣泛地向全球傳達信息,這一點有賴大家共同進行思考,並且積極投入行動。
本書將理所當然的觀點以及多加一把勁,歸納成20個成功法則,提供「點子」給讀者們,為推動地方創生帶來一些創新想法和觀點,帶動地方產業永續與重生。
2020/04/01
《智慧生產力起手式》是中國生產力中心總經理張寶誠博士,20年來深入輔導企業,培育百萬人次,深耕智慧製造與數位科技的心血之作。指出,生產力即是競爭力,但生產力不是以前講的勞工的生產力,而是藉助AI、IoT、大數據數位科技作為改善流程、提升生產效能、建立顧客服務藍圖、創造顧客感動,來解決顧客需求客製化、產品週期越來越短,人才短缺的等企業經營的困境與瓶頸。
2018/12/01
為能有效管理與應用資訊以支援組織的經營管理及決策需求,各種資訊系統應運而生,利用資訊科技妥善將人員、資料、流程等以資訊科技結合,協助作業、管控改善及支援決策,協助使用者解決問題,輔助工作流程控制改善,或分析多種不同因果變化,給決策者作出正確的決定。從商業角度看,資訊系統是一個用於解決工作環境提出的挑戰,利用資訊科技的組織管理解決方案。
2018/12/01
協助欲申請國家品質獎之企業或組織,提供專業的卓越經營評量制度架構解說及實務推動展開經驗分享,期望讀者能藉由本手冊更進一步了解國家品質獎意涵及全面品質管理的精髓,掌握導入的關鍵,發揮事半功倍之效益!
2018/12/01
流程是為了達成某一特定目的所採取之一系列作業活動的串連,這些作業活動集合了所需之人員、設備、材料,並運用特定的作業方法,以達成該預期之目的。自泰勒(Frederick Taylor)於1920年代提出標準化與科學化管理的流程管理精神後,今日流程管理已跳脫以往狹義的觀念,而以更全面性的思維,達成實際的流程改善。
2018/08/01
創新,不是一次性的工作,它需要不斷地被關注,以維持企業競爭力。
CPC企業創新系統(CPC Business Innovation System, CBIS)強調以人為中心的理念, 協助企業有系統性、步驟性的從0到1進行新產品或新服務企劃,運用CBIS創新五大流程來提升商品開發成功率,找出創新的軌跡。近年來,已協助許多傳統產業、科技業、服務業、農業等擬定創新轉型的藍圖。
2016/06/01
本次ISO 9001 提升為2015 年版本,除了保留現有的流程導向、計畫—實施—檢查—改善、持續改善 、滿足客戶要求及 提升客戶滿意度外,這次升版最受人矚目的是 加入了高階結構(High Level Structure)及以風險做為基礎的看法(Riskbased Thinking)兩個新的元素,可以使ISO 9001更加容易與其他管理體系整合,令各組織更有效地實施綜合管理體系,及以風險管理做為有效性預防不合格情況產品的手段。
2015/12/01
日常管理!日常管理!我們經常聽到日常管理,卻不知到底應該管理什麼?如何進行管理?經營企業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利潤,回饋員工、社會、股東。其中,管理幹部每天的管理作業是關鍵。根據觀察、研究、分析的結果,優秀企業之所以能夠基業長青,除了有正確策略指引,最重要的,則是落實於實際的行動,配合日常管理活動累積的能量。
2015/11/01
從績效管理基礎的認識、績效管理制度的設計、績效目標的訂定、執行、績效過程及結果的回饋,每一步驟詳細確實,協助企業能快速導入運用,並適時調整,強化企業人才培養與管理實務,充分發揮組織績效發展的預期成效,提升企業競爭力。